发布日期:2025-11-16 16:56 浏览量:
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加剧,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,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的能力逐渐减弱。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,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同质化问题,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流于形式,阻碍了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。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一种创新的产教融合模式,成为职业院校改革的重要方向,不仅是培养高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,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。
由张晓丽老师主持的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——“四元共生、五共培养、六模块企业化运行”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究与实践(项目编号:2024SJGLX0764),围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展开系统研究,首先阐述其作为国家产教融合政策载体的背景,以及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,同时分析了河南现有产业学院在合作深度、人才适配、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痛点。在此基础上,构建了“四元共生、五共培养、六模块企业化运行”的理论模型与实践范式,其中“四元共生”强调政府、高校、企业、行业的协同治理,“五共培养”聚焦人才培育全链条的产教融合,“六模块企业化运行”则通过企业化管理提升育人适配性。通过williamhill英国官网双汇商业学院、京东电商学院等案例,验证了模式的可行性与成效,具体体现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、产业服务能力突破及体制机制创新。研究还反思了企业参与持续性、课程更新滞后等挑战,提出相应优化策略,并探讨了模式对河南职教改革的启示,包括纳入高校考核指标、设立省级数据共享平台等,为产教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。